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基础医学 > 学术稿件 > 正文
编号:10970856
冠状动脉支架通过固定化抗体携带基因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

     目的:通过化学和免疫学双重偶联,构建支架结合基因的血管内基因转运体系,评价其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采用双官能偶联剂N-琥珀酰亚胺基3-(2-吡啶二硫基)丙酸酯(N-Succinimidyl3-(2-pyridyldithio)propionate,SPDP)将特异性抗腺病毒六位体(Fab)2’片断以化学键结合在胶原涂层的支架上,编码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Ad-GFP)作为报告基因载体,通过免疫作用连接在结合了(Fab)2’的支架上,分别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验证其效果。结果:体外试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支架胶原涂层的表面有大量GFP转染的细胞浸润生长,与支架接触的培养皿表面生长的细胞转染效率高达92.5%,而未与支架直接接触的周边细胞几乎没有被转染。转染效率与Ad-GFP的反应用量在107-1010病毒粒子范围内呈直线关系,有明显的量效对应性。动物实验中,回收的支架上和支架置入处血管组织内有广泛的GFP表达,血管组织中总的转染率占细胞总数的5.9±1.1%,转染细胞主要集中在新生内膜(17%)和中膜(7%),外膜几乎没有转染。远隔器官(肺、肝、肾)和下游冠状动脉样本未见GFP DNA表达。结论:通过化学偶联的方法在支架上固定抗腺病毒特异性抗体结合腺病毒的基因转运体系可局部靶向、高效地进行基因转运。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